在水質分析中,除了肉眼可見的清澈度,水中看不見的“溶解物質”總量同樣是衡量水質的關鍵維度。上海雷磁電導率儀正是用于測量水體導電能力的儀器,這一指標間接而有效地反映了水中溶解性離子(如鹽分、礦物質、酸堿離子)的總濃度。它是評估水質純度、監控水體鹽化、管理工業流程及進行科學研究的強大工具。
純水本身幾乎不導電。水的導電能力主要來源于水中溶解的正負離子(如Na?,Cl?,Ca²?,HCO??等)在電場作用下的定向移動。電導率儀通過向水中的兩個電極施加交流電壓,并測量產生的電流大小,從而計算出水體的電導率,單位通常為微西門子/厘米(μS/cm)。電導率值越高,表明水中溶解的離子濃度越大。

電導率儀提供的是一個關于水質的“總體印象”,其應用極為廣泛:
1、1水質純度與海水淡化的“標尺”:超純水的電導率極低(約0.055μS/cm@25°C),而普通自來水電導率在幾十到幾百μS/cm。通過監測電導率,可以快速評估反滲透(RO)、離子交換等水純化系統的效率。在海水淡化中,電導率是衡量脫鹽率的核心指標。
2、環境監測的“指示器”:在環境領域,電導率的異常升高往往預示著污染事件,如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滲漏(這些廢水中含有高濃度的離子)。它也是評估土壤鹽堿化、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層等現象的重要參數。
3、工業與農業的“管家”:在鍋爐給水、冷卻循環水中,電導率需被嚴格控制以防結垢和腐蝕。在農業生產中,用于監測灌溉水及土壤浸出液的電導率,以評估鹽分水平,避免對作物造成鹽脅迫。
4、快速、無損且經濟:與需要復雜化學分析的離子濃度測量相比,電導率測量快速、無損,且成本低廉,非常適合進行連續在線監測或大范圍的現場篩查。
需要注意的是,電導率僅反映離子總濃度,無法區分具體是哪種離子。因此,它常作為一項高效的初步篩查指標,當發現異常時,再輔以其他具體離子的分析來確定污染源或問題本質。
上海雷磁電導率儀通過一個簡單的參數——電導率,就能對水體的“離子健康”狀況做出快速、綜合的判斷。它以其經濟、高效、響應迅速的獨特優勢,在從超純水制備到廣袤環境監測的眾多領域,成為水質評價與管理體系中應用普遍的儀器之一,為我們理解和保護水資源提供了至關重要的數據支撐。